在很多企業的認知里,在線電導率傳感器就像是一件“耐用品”,一旦安裝就可以長期使用,完全沒必要隨著季節更替而更換。然而,實際的數據卻會狠狠打臉這種錯誤觀念。相關行業數據顯示,高達
80%的水質投訴都集中在換季時期,而這些投訴大多與傳感器未能適配季節變化有著密切關系。可以說,企業不能再對傳感器的換季更換問題掉以輕心了。 邁德施電導率自動測定儀廠家提醒大家:季節交替時,有幾種情況是必須更換傳感器的。 
1、春轉夏 
春天水溫一般在 15℃左右,到了夏天則會升至
30℃。對于舊的傳感器而言,其溫度補償功能很可能會因此失效。這可不是小事,一旦溫度補償失效,電導率的讀數偏差會超過
10%。以工業用水軟化系統為例,傳感器讀數偏差過大,就可能導致加藥過量。這不僅會增加企業的成本,還可能影響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進而影響產品質量。 2、秋轉冬 隨著氣溫降低,水體中的溶解鹽會因為低溫而析出,這就會導致舊傳感器的探頭結垢嚴重。結垢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數據更新變慢。原本可以實時監測的數據,現在變成了“10
分鐘延遲”。在一些需要根據水質情況進行應急調整的場景下,這樣的延遲可能會讓企業錯過最佳的調整時機,從而引發一系列問題。 3、雨季 
(春/夏)與旱季(秋/冬)交替的時候。在這個過程中,水質的電導率波動幅度可能會超過傳感器的最大量程。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傳感器的數據就會“爆表”,之后便無法繼續進行監測。想象一下,如果在環保檢查的時候,企業拿不出有效的水質監測記錄,那面臨的可能就是嚴厲的罰款和整改要求。 
接下來我們算一筆賬,看看換季更換傳感器到底劃不劃算。更換一套合適的傳感器,投入大概在 1
萬元左右。而如果因為傳感器數據錯誤,企業可能面臨罰款、返工以及停機等損失,這些損失加起來可遠遠不止 1
萬元。所以,從經濟角度來看,換季更換傳感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企業在選擇傳感器時,該怎么選呢?建議優先選擇具備“寬溫域”“自清潔”“量程可調”特點的四季通用款傳感器。“寬溫域”可以讓傳感器在不同季節的溫度環境下都能正常工作,減少因溫度變化導致的誤差;“自清潔”功能可以有效避免探頭結垢,保證數據的實時性和準確性;“量程可調”則能應對水質電導率的大幅波動,確保在各種情況下都能正常監測。 
企業不要再抱著傳感器是“耐用品”的錯誤觀念了。遵循在線電導率傳感器的“換季更換指南”,及時更換傳感器,才能避免因小失大,保障水質監測的準確性和企業的正常運營。如果您也有類似疑問,歡迎隨時咨詢邁德施電導率水質傳感器廠家!
本文連接:http://www.huamu100.cn/newss-44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