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廠的日常運營中,水質監測是保障產品質量和生產安全的重要環節。然而,很多食品廠在使用在線水質自動分析儀時,常常遇到各種問題,比如傳感器頻繁“罷工”,這究竟是為什么呢?邁德施亞硝酸鹽水質測定儀廠家為您詳細講解下! 食品廠的廢水有著特殊的水質情況。廢水中油脂漂浮、蛋白質殘留以及膠體物質較多,這些有機物就像一群調皮的“小惡魔”,極易附著在亞硝酸鹽傳感器的探頭上。而傳統的傳感器抗污染能力比較弱,使用不了幾天就會出現數據漂移、響應變慢的情況,甚至直接報廢。這就導致企業需要頻繁更換傳感器,大大增加了成本。 
那么,這些有機物對傳感器具體有哪些危害呢? 1、數據失真 油脂會在傳感器表面形成一層膜,就像給傳感器蒙上了一層“面紗”,隔絕了傳感器與水體的接觸。這樣一來,亞硝酸鹽的檢測值就會偏低。企業如果按照這個不準確的數據來處理廢水,就很可能導致超標廢水排放,從而面臨環保處罰。 2、壽命驟減 蛋白質凝固在探頭表面,會形成一層難以清除的“垢層”。這層“垢層”就像一個“殺手”,加速了傳感器的老化。原本可以使用2年的設備,可能1年就需要更換了。 3、維護成本飆升 
人工頻繁拆洗亞硝酸鹽監測儀傳感器不僅耗時(每次需要2 - 3小時),而且還可能因為操作不當損壞探頭。據統計,年維護費用會增加50%以上。 面對這些問題,廠家給出了清洗方案 
1、自動清洗的設置 在頻率方面,一般每4 - 6小時清洗一次。如果是油脂較多的車間,可以將清洗頻率縮短至3小時。清洗方式優先選擇“氣洗 +
水洗”的組合,氣洗就像一陣“狂風”,可以沖散浮油,水洗則像一場“大雨”,能帶走殘留的膠體。單次清洗時長控制在15 -
30秒,這樣可以避免長時間沖洗影響檢測的穩定性。 2、人工清洗的頻率和步驟 
人工清洗一般每周進行一次,如果檢測數據頻繁波動,就需要加密至每3天一次。清洗步驟如下:先用軟毛刷蘸上中性清潔劑輕刷探頭,就像給探頭做一次“按摩”;然后用清水沖洗,把污垢都沖走;最后將探頭浸泡在專用保養液中10分鐘后復位。 總之,食品廠的亞硝酸鹽傳感器面臨著有機物的嚴峻挑戰,但只要選對清洗方案,合理設置自動清洗參數,定期進行人工清洗,就能讓傳感器在食品廠“抗造又耐用”,保障水質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為企業節省成本,避免環保風險。如果您還是不知道怎么設置清洗計劃,歡迎隨時咨詢邁德施亞硝酸鹽水質傳感器廠家!
本文連接:http://www.huamu100.cn/newss-45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