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在一個水產養殖場里,每到夏季,養殖場老板每天凌晨就得摸黑起床,劃著船去魚塘采樣。這一來一回,整整3個小時就沒了。要是碰到刮風下雨的天氣,在水面上更是危險重重。即便如此辛苦,傳統人工監測的數據還是滯后得很。有一次,藍綠藻突然瘋狂生長,老板因為沒能及時得到準確數據,根本來不及處理,結果2萬斤魚就這么死了。這可都是真金白銀的損失啊!從這個案例就能看出傳統監測的痛點有多明顯,也能明白在線藍綠藻監測儀有多必要。下面邁德施藍綠藻水質監測儀廠家給大家提供一個解決思路! 
在線藍綠藻監測儀有三大減負優勢 1、省人力 以前得安排專人去定點采樣,還得送到實驗室分析,現在一臺設備就能替代3 -
5個人的日常監測工作。企業就可以把這些人力投入到更核心的生產管理環節,讓人員發揮更大的價值。 2、省時間 
傳統檢測需要1 -
2天才能出結果,而在線監測儀的數據是實時生成的。一旦藍綠藻濃度出現異常,10分鐘內就能發出預警,這為及時處理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3、降成本 從長期來看,它能省去人工采樣費和實驗室分析費。更重要的是,能避免因為藍綠藻處理不及時導致的經濟損失,像水產死亡、景區游客流失這些情況。一般1 -
2年就能收回設備投入成本,性價比非常高。 不同行業使用在線藍綠藻監測儀,能從“減負”進一步實現“增效” 
1、市政水務行業 有個城市的飲用水源地安裝了在線監測儀。管理人員通過遠程平臺就能實時監控水庫藍綠藻濃度,再也不用每周派車派船去采樣了,每年節省差旅費、人工費超10萬元。而且,監測儀能提前72小時預警藍綠藻繁殖趨勢,相關部門可以及時啟動活性炭吸附工藝,保障飲用水安全,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2、水產養殖行業 
有個淡水魚養殖場在10個魚塘各部署了1臺監測儀,通過集中管理平臺統一監控。養殖戶在辦公室就能查看所有魚塘藍綠藻數據,發現超標后,直接通過APP遠程控制增氧機、加藥泵。這樣一來,養殖戶不用頻繁往返魚塘,每天節省5小時工作時間,養殖成活率還提升了15%。 3、旅游景區行業 
某濕地公園在核心湖泊部署了5臺監測儀,結合GIS地圖定位藍綠藻聚集點。管理人員不用全員沿湖巡查,只需要針對預警區域安排除藻作業,人工成本降低了50%。同時,避免了水體異味影響游客體驗,景區好評率提升20%,節假日客流量增加10%。 企業在考慮使用在線藍綠藻監測儀時,會關心一些落地問題。比如設備安裝是否復雜,其實它支持岸邊安裝、浮標安裝等多種方式,廠家還會提供上門安裝調試服務,1
-
2天就能完成,完全不影響現有水域使用。野外環境下設備是否耐用也是大家關心的,它采用防水、抗紫外線外殼,探頭具備防腐蝕、防生物附著設計,平均無故障時間超2年,能很好地適應野外惡劣環境。還有數據是否符合監管要求,設備符合《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技術規范》,數據可對接當地環保、水務監管平臺,能滿足合規監測需求。 
總之,在線藍綠藻監測儀可不只是一個“減負工具”,更是企業提升水質管理精細化水平的關鍵。市政、水產、景區等行業企業,應該根據自身水域規模與監測需求,優先部署在線監測設備,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管理”,實現省工、提效、降本的三重收益。如果您正在尋找智能化水質監測新方式,歡迎隨時咨詢邁德施藍綠藻水質傳感器廠家!
本文連接:http://www.huamu100.cn/newss-46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