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養殖戶朋友們,是不是常常有這樣的困惑:咱和隔壁魚塘用的是同樣的魚苗,喂的也是一樣的飼料,增氧機也沒少開,可為啥人家的畝產總是比自己高呢?其實啊,差距并不在硬件上,而在于是否懂得通過在線水質自動監測儀記錄的溶氧數據進行復盤,從而優化養殖節奏。今天,溶解氧水質分析儀廠家就來聊聊如何做好這4步復盤,實現從“被動增氧”到“精準控氧”。 
第一步,找到“最佳生長溶氧值” 
經過大量的復盤研究發現,草魚在溶氧處于5 -
7mg/L時,吃食那叫一個猛??梢侨苎醯陀?mg/L,它們的攝食量直接就下降50%。有位養殖戶就根據這個數據,利用在線水質自動分析儀,把魚塘里的溶氧穩定在了5
- 7mg/L這個區間,結果飼料轉化率一下子提高了15%。這就說明,了解不同魚類的最佳生長溶氧值,能讓咱們的飼料錢花得更值。 第二步,算清“增氧機省電賬” 
這里面可是有數據規律的,晴天中午的時候,由于光合作用,魚塘里的溶氧會自然升高,這時候要是還開著增氧機,那可就是在白白浪費電啦。有個魚塘通過復盤數據,只在溶氧低于5mg/L的時候才開機增氧,每個月的電費就節省了400元。這在線水質檢測儀就像是咱們的小管家,幫咱們把錢袋子捂得更緊。 第三步,預判“天氣導致的溶氧危機” 天氣和溶氧之間也是有關聯的,比如說暴雨前1天,溶氧會比平時低2mg/L,這是因為氣壓低導致水中溶氧釋放出來了。有位蝦農通過復盤發現了這個規律,在暴雨前12小時就啟動了全部增氧機,成功避開了暴雨后死蝦的情況。有了在線溶解氧自動傳感器,咱們就能像天氣預報員一樣,提前預知溶氧危機。 第四步,優化“養殖密度” 
這里有個關鍵數據,當溶氧日波動大于3mg/L,比如白天溶氧是7mg/L,夜間降到3mg/L,這就說明養殖密度過高了,魚的耗氧量超過了水體的承載能力。有個魚塘根據這個數據減少了10%的養殖量,雖然魚的數量少了,但是成活率從70%提高到了90%,總產量反而增加了。 有個鱸魚養殖戶就是這4步復盤法的受益者。原來他24小時開著增氧機,可溶氧波動還是很大,在2 -
8mg/L之間,畝產只有2000斤。后來他通過復盤數據,按照“溶氧<5mg/L開機”的方法,把溶氧穩定在了5 -
7mg/L,畝產一下子提高到了2600斤,電費還節省了30%。 邁德施溶解氧水質傳感器廠家在這里呼吁各位養殖戶朋友,從“憑感覺養”轉向“看數據養”。在線溶氧儀的價值,可不止于“防死魚”,更重要的是能幫咱們多賺錢。讓我們一起用好在線水質檢測儀,實現養殖效益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