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采購在線葉綠素監測儀的時候,常常會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只盯著設備的價格,一心想著怎么省錢,卻把售后這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給忽略了。要知道,這種短視的做法,很可能會讓企業在后續的使用過程中吃盡苦頭。有些企業買回去的儀器,用了還不到半年就狀況百出,出現問題之后,既找不到人來維修,自己又不會校準,好好的儀器最后只能淪為一堆“擺設”,不但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還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接下來,邁德施葉綠素水質檢測儀廠家就詳細說說售后差會帶來哪些具體的危害。 
麻煩一:數據失真導致治理失當,損失翻倍 
有這么一個例子,有一座水庫需要對葉綠素值進行監測,以此來掌握水質狀況和藻類生長情況。有段時間,水庫的葉綠素值實際上已經超標了,但是由于儀器長時間沒有校準,顯示的數值卻是正常的。企業看到儀器顯示正常,自然就沒有及時采取控藻措施。結果沒過多久,水庫就爆發了水華。為了清理水華,企業前前后后花了50萬的清理費用,這筆錢遠遠超過了當初購買設備的花費。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根源就在于廠家的售后缺失。售后人員沒有定期提醒企業對儀器進行校準,而企業的工作人員自己又不懂專業的校準方法,只能看著儀器的數據“出錯”,最終導致治理失當,損失慘重。 麻煩二:故障拖延成“大問題”,監測形同虛設 
再來說說水產養殖塘的事兒。有個養殖塘安裝了葉綠素儀來監測水質,保障魚蝦的生存環境。有一次,葉綠素監測儀傳感器被藻類覆蓋,導致數據異常。養殖塘的負責人發現問題后,趕緊聯系廠家。結果呢,廠家3天才有人回應。在這等待的3天時間里,藻類瘋狂生長,水中的氧氣被大量消耗,導致魚蝦缺氧死亡。這一場事故,讓養殖企業損失了10萬元。這就是售后響應慢帶來的惡果,廠家沒有完善的應急處理機制,對用戶的問題不能及時響應,小故障就這么拖成了大損失,原本用于監測水質的儀器,在關鍵時刻卻形同虛設。 麻煩三:不會用儀器,白花錢還走彎路 
污水處理廠也有類似的困擾。有一家污水處理廠購買了葉綠素儀來監測出水藻類情況。但是,廠里的員工對儀器一知半解,根本看不懂數據曲線。他們搞不清楚數值的波動到底是儀器本身的問題,還是水質真的發生了變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企業只能花錢請外部專家來進行解讀和指導,一年下來,咨詢費超過了2萬。這就是因為廠家沒有為用戶提供必要的培訓,用戶對儀器的功能和數據解讀不了解,白白花了錢不說,還走了不少彎路。 從上面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在線葉綠素水質傳感器廠家售后差帶來的代價,遠遠高于設備之間的差價。對于企業來說,靠譜的售后能夠避免數據失真、故障拖延、使用障礙等一系列問題,是保障儀器發揮作用的前提。所以,企業在選購在線葉綠素監測儀的時候,一定要把售后放在首位,不能只圖一時的便宜,否則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