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企業里,像電力、化工、紡織這些行業,循環水管理一直是個讓人頭疼的事兒。人工頻繁地去采樣檢測電導率,每天得跑個3 -
4次。運維人員既要跑到現場去,又要做實驗,這可太耗時耗力了。而且電導率的波動很難實時捕捉到,常常因為補水、排污不及時,導致設備結垢、腐蝕,這樣一來,又得額外增加設備清洗和維修的工作量。這時候,在線電導率自動水質監測儀就有了“降負荷”的核心價值。 
咱們來看看循環水管理中“最耗工”的3大場景。 第一個場景是人工采樣與檢測 
循環水系統有很多點位需要監測,像冷卻塔、換熱器進出口這些地方。運維人員得帶著工具,在各個點位之間來回跑著采樣,然后再送到實驗室,用滴定法進行檢測。就這一個流程,一次就得花1
- 2個小時。每天光是這項工作,就得占用3 - 4個人工小時。這可真是把運維人員累得夠嗆。 第二個場景是補水與排污的“盲目操作” 電導率能反映水中離子濃度,也就是鹽分和雜質的含量。如果電導率超標了,就得排污;要是過低,就得補水??蓚鹘y的做法是靠經驗來判斷,比如說“感覺水質差了就排污”。這樣做很容易導致排污過量,浪費了水資源和藥劑;或者排污不足,引發設備結垢。結垢之后,后續還得額外清理結垢的設備,增加了維修工作量。 第三個場景是異常問題排查 當電導率突然升高或者降低的時候,比如說因為泄漏導致的,人工就得一個一個地排查管道和設備。有時候得花上好幾個小時才能找到原因。就像有個化工廠,循環水電導率出現異常,3個人排查了6個小時,才發現是換熱器泄漏了。這不僅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還延誤了處理問題的時機。 那在線電導率監測儀是怎么“砍掉”這些工作量的呢? 
1、“人工采樣檢測” 電導率自動在線水質傳感器可以24小時自動監測,還能把數據實時傳輸到中控室。這樣一來,就不用人工跑去現場采樣、做實驗了。一臺設備就能替代2 -
3個人的日常采樣工作,每天能節省3 - 4個小時的工時。運維人員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其他核心任務上了。 2、“盲目補水排污” 可以設定電導率的閾值,工業循環水一般是2000 -
3000μS/cm。當電導率超標時,它會自動觸發排污閥;低于閾值時,就會自動啟動補水泵。不用人工去判斷和操作,避免了“無效排污”和“結垢維修”,也減少了后續的清理工作量。 3、“異常排查” 
它有實時數據追蹤和點位精準監測的功能。要是某一個換熱器出口的電導率突然升高,就能直接鎖定是這個設備泄漏的問題,不用全員一起去排查。這樣一來,問題定位的時間從幾個小時縮短到了10分鐘以內,大大減少了排查的工作量。 
邁德施電導率水質傳感器廠家給大家一些選型和應用的建議。選型的時候,優先選擇“寬量程 + 抗干擾”的型號,檢測范圍最好是0 -
20000μS/cm,這樣能適配不同的水質。如果循環水里面有油污、雜質,就得選帶“自動清洗探頭”的款式,避免油污附著影響數據。而且要支持485/Modbus協議,這樣就能對接企業中控系統,減少人工記錄的工作量。應用方面,建議在“冷卻塔補水口、循環水總管、關鍵換熱器進出口”這3個核心點位部署,這樣就能實現從補水到設備端的全流程電導率監控,最大程度地減少管理工作量。有了在線電導率監測儀,工業循環水管理的工作量真的能直接“砍半”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