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德施藍綠藻自動分析儀廠家提醒大家:夏天到了,水域卻悄悄迎來了一場“綠色危機”——藍綠藻。很多負責景觀水、水庫治理的企業,一開始都小瞧了藍綠藻,覺得它們不過是影響一下水域美觀罷了。可別不信,有個景區就因為藍藻瘋長,水體發臭,游客大量投訴,最后不得不閉園15天,門票收入直接損失了200萬。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一次藍綠藻爆發,就能讓企業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 
夏季對于藍綠藻來說,簡直就是“天堂”。高溫加上雨季,讓水域中的氮磷嚴重超標,藍綠藻就像被按下了快進鍵,24小時內就能鋪滿整個水面。傳統的人工巡查根本跟不上它們的生長速度,等工作人員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晚了。而且,藍綠藻產生的微囊藻毒素更是一個隱性殺手,它會污染飲用水源。曾有一家水廠,就因為藍綠藻污染,緊急停水3天,賠償居民損失50萬。這一個個真實的案例,都在提醒企業,千萬不能小看藍綠藻。 
不過,在線水質自動監測儀卻能偷偷告訴我們3個藍綠藻的“秘密”。 
第一個秘密是“爆發倒計時” 通過數據顯示,如果藍綠藻濃度連續3天上漲,那就意味著7天內可能會大規模爆發。有個水庫,就是通過在線監測儀發現了這個趨勢,提前投放了抑制劑,成功避免了一場危機。 第二個秘密是“污染源頭在哪” 藍綠藻自動傳感器能快速發現入水口藍綠藻濃度高,從而追溯到周邊農田化肥流失的問題。有一家治理企業,根據這個線索,針對性地設置了攔截壩,藍綠藻濃度一下子就降了60%。 第三個秘密是“治理方法錯沒錯” 如果投加除藻劑后,監測數據仍然居高不下,那就說明劑量不夠或者種類不對。有個公園,換用了復合藥劑后,3天就見到了成效。 在線藍綠藻水質監測儀比人工強在哪呢? 
先從效率上看,人工劃船監測一次需要2個小時,而在線監測每10分鐘就能更新一次數據,一旦超標還會立即推送預警。 再看成本,一臺在線監測設備的價格,相當于一個巡查隊半年的工資,但它卻能避免單次幾十萬的治理返工費。 最后是精準度,有個度假區,利用在線監測數據優化了打撈船的路線,藍綠藻清除效率提升了40%。 不同的企業該怎么使用在線監測儀呢?對于景區和度假區來說,重點要看藍綠藻的實時濃度和擴散速度,然后聯動噴泉增氧和打撈設備。自來水廠則需要監測水源地的藍綠藻情況,提前切換取水口或者啟動活性炭過濾。環保工程公司可以用監測數據來證明治理成效,這樣向甲方申請尾款也會更加順利。 在夏天這個藍綠藻容易爆發的季節,企業可不能再掉以輕心了。如果您也想及時發現問題,避免損失,歡迎隨時咨詢邁德施藍綠藻水質傳感器廠家!
本文連接:http://www.huamu100.cn/newss-4481.html
|